橫財就手意思原來係咁!台灣人都愛嘅好彩頭
講到「橫財就手意思」,其實就係指突然其來嘅好運同意外之財,特別係過年時節,台灣人都好鍾意用豬腳來象徵呢個好意頭。你知唔知點解豬腳會同橫財扯上關係?原來係因為「豬手」同「就手」諧音,加上金黃色嘅外觀好似金元寶,所以成為過年必備嘅吉祥菜。
台灣人過年嘅時候,除咗食豬腳求好運,仲會準備一啲特別嘅習俗同食物來招橫財。下面整理咗幾個常見嘅招財方法,大家可以參考下:
招財方法 | 象徵意義 | 常見時機 |
---|---|---|
食豬腳 | 橫財就手、財源滾滾 | 年夜飯、開工日 |
買彩券 | 試手氣、搏好運 | 過年期間 |
擺放發財樹 | 聚財納福、生生不息 | 全年擺放 |
穿紅色內衣褲 | 喜氣洋洋、驅邪避凶 | 本命年或過年 |
講到橫財,唔少台灣人都會諗起過年期間買彩券嘅熱潮。每逢春節前後,彩券行總係大排長龍,大家都想試試手氣,希望能夠一夕致富。其實除咗靠運氣,台灣民間流傳嘅招財小撇步都幾有趣,例如將發票對折放入紅包袋、在錢包放五帝錢等等,雖然未必真係會發財,但係做起來都幾有過節氣氛。
手相學上都有關於橫財運嘅說法,話說手掌上嘅某些紋路代表偏財運旺盛。例如無名指下方出現星形紋、智慧線尾端分叉、或者有明顯嘅財運線,都被認為係容易獲得意外之財嘅特徵。不過呢啲都係民間說法啦,最緊要係保持正向心態,努力工作先係正途。
過年期間,台灣家庭嘅餐桌上總少唔咗一道滷豬腳,金黃油亮嘅外皮象徵財富,軟嫩入味嘅肉質代表生活富足。老人家成日話,食豬腳唔單止補膠原蛋白,更重要係討個好彩頭,希望新一年做事順手、財運亨通。所以無論信唔信呢啲習俗,過年食豬腳已經成為台灣人嘅集體記憶同文化傳統。
什麼是橫財就手?台灣人過年必知的吉祥話,其實就是過年期間大家最愛說的吉利話啦!在台灣,過年說吉祥話不只是習俗,更是一種討喜氣的儀式,尤其「橫財就手」這句來自廣東話的賀詞,近年也在台灣流行起來,意思就是希望財運滾滾來,隨手都能賺到大錢,超適合過年討個好彩頭!
說到台灣人過年必備的吉祥話,除了「恭喜發財」、「新年快樂」這些基本款,還有很多有趣又實用的說法。像是做生意的人最愛聽「生意興隆」,家裡有學生的會說「學業進步」,長輩們則喜歡「身體健康」這種實在的祝福。這些吉祥話不只讓年節氣氛更熱鬧,也反映了台灣人重視人際關係與討吉利的文化特色。
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過年最常說的吉祥話,還有它們適合使用的場合:
吉祥話 | 適用對象 | 特別場合 |
---|---|---|
橫財就手 | 做生意、投資的朋友 | 拜年、開工紅包 |
年年有餘 | 全家大小 | 年夜飯、團圓場合 |
步步高陞 | 上班族、公務人員 | 開工拜拜、同事聚餐 |
龍馬精神 | 長輩、年長者 | 拜訪親戚、敬老場合 |
心想事成 | 所有人 | 通用祝福 |
在台灣過年期間,說吉祥話的時機也很講究。從除夕圍爐開始,到初五開工,每天都有不同的說法。比如初一拜年要說「新年快樂」,初二回娘家可以說「團圓美滿」,初三「小年朝」適合說「平安順遂」。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,讓過年更有儀式感,也讓祝福更有針對性。
講吉祥話的時候,台灣人還很注重語調和表情。要用開朗的聲音、帶著笑容說,這樣才能把喜氣傳遞出去。有些家庭甚至會教小朋友用台語說「恭喜發財(恭禧發財)」,或是客家話的「新年快樂(新年快樂)」,讓傳統文化能夠代代相傳。現在很多年輕人還會自創吉祥話,像是「財源滾滾來,數錢數到手抽筋」,雖然搞笑但也很受歡迎!
為什麼過年要吃豬腳?橫財就手由來大公開
每到過年,台灣家家戶戶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滷得油亮亮的豬腳,你知道這背後藏著超有趣的吉祥寓意嗎?其實這個習俗跟廣東話的諧音梗大有關係,「豬手」在粵語發音類似「就手」,代表做事順利、錢財容易到手的意思,後來傳到台灣就演變成過年必吃的開運菜啦!
台灣人過年吃豬腳可不只是隨便吃吃,從挑選部位到烹調方式都超講究的。最受歡迎的就是帶蹄膀的「腿庫」,肥瘦適中又Q彈,滷到入味後那個膠質感簡直讓人停不下筷子。老一輩還會特別保留完整的豬蹄形狀,象徵把財富牢牢「抓」住不放呢!
豬腳部位 | 吉祥寓意 | 常見料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前蹄(豬手) | 橫財就手 | 紅燒、滷製 |
後蹄(腿庫) | 庫存滿滿 | 燉湯、封肉 |
全蹄 | 招財進寶 | 佛跳牆、年菜拼盤 |
除了諧音帶來的好彩頭,豬腳本身富含膠原蛋白的特性也讓它成為過年進補的首選。早期農業社會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到這麼豐盛的肉類,自然就成為團圓飯上的重頭戲。現在雖然大家平時也常吃豬腳,但過年時那鍋慢火細燉的滷豬腳,總是多了一份懷舊的年味和媽媽的愛心。
有趣的是,不同地區對豬腳的處理方式也略有不同。北部人喜歡把豬腳滷得鹹香入味,南部則偏愛加入花生一起燉煮,中部地區更有用豬腳麵線來慶祝生日的習俗。這些吃法都圍繞著同一個核心觀念——用豬腳來討個好兆頭,祈求新的一年諸事順遂、財源滾滾來!
橫財就手怎麼來?這習俗背後有故事,其實跟台灣人過年最愛的「撈魚生」習俗大有關係!每到農曆新年,總能看到家家戶戶準備鮮艷的魚生材料,邊撈邊喊吉祥話,但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做能招來橫財嗎?原來這不只是討吉利,背後還藏著老祖宗的智慧呢。
說到招橫財的習俗,台灣人最熟悉的就是這幾招:
習俗名稱 | 做法 | 象徵意義 |
---|---|---|
撈魚生 | 將生魚片和配料高高撈起 | 越撈越高,事業運勢節節高升 |
發糕要發 | 蒸發糕時要讓它自然裂開 | 裂得越開,財運越旺 |
紅包壓歲 | 用新鈔包紅包放枕頭下 | 新錢引舊錢,財源滾滾來 |
老一輩常說,撈魚生時動作要誇張,撈得越高越好,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。早期漁民出海前會這樣祈求豐收,後來慢慢演變成招財儀式。而且材料也很有講究,紅蘿蔔代表鴻運當頭,生魚片象徵年年有餘,花生碎則是金銀滿屋,每樣配料都暗藏玄機。
發糕要「發」得漂亮更是門學問,媽媽們都知道麵糊要調得剛剛好,蒸的時候火候要夠,這樣發糕才會裂出漂亮的十字紋。記得小時候看阿嬤蒸發糕,總要我們小孩子在旁邊喊「發啊發啊」,說這樣發糕才會聽話。現在想起來,這些習俗不只是迷信,更是家人團聚時最溫暖的回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