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家鹽酥雞那麼厲害?在地人推爆 | 台中新開飲料店那麼厲害!排隊3小時 | 阿嬤的滷肉飯那麼厲害 一吃就上癮

最近在網路上常常看到「那麼厲害」這個詞,不管是稱讚別人還是自嘲都超好用!今天就來聊聊台灣人到底有多愛用這個詞,還有它背後的那些有趣故事~

說到「那麼厲害」,最經典的就是棒棒堂Lollipop@F那首同名歌曲啦!當年這首歌紅到不行,MV裡六個大男孩又唱又跳,現在聽還是覺得很熱血。不過你知道嗎?這首歌其實反映了台灣年輕人那種「不服輸」的精神,就像歌詞裡唱的「你說我做不到,我偏要做到給你看」,完全就是台灣囝仔的寫照啊!

場合 用法舉例 語氣
稱讚別人 「哇!你考試都考100分,那麼厲害喔~」 羨慕
自嘲 「我連泡麵都能煮失敗,我是不是那麼厲害?」 搞笑
驚訝 「這家鹽烤魚那麼厲害?排隊要兩小時!」 驚嘆

前陣子花蓮東大門夜市有家原住民烤魚爆紅,網友都在傳「這家烤魚那麼厲害?」。老闆用古法鹽烤,魚肉鮮嫩完全沒土味,吃過的人都說真的厲害到不行!這種用「那麼厲害」來形容美食的用法,根本就是台灣人的日常。而且你知道嗎?現在連警察抓通緝犯的新聞,標題都會寫「通緝犯問警察:你們眼睛那麼厲害?」超有畫面感的啦~

在職場上也常聽到「那麼厲害」的用法。像前陣子有個氣象主播被網友起底是「簡任技正」,大家才知道原來氣象局有這麼專業的高階職位,紛紛留言「原來氣象預報那麼厲害!」。這種發現別人專業的驚喜感,用「那麼厲害」來表達真的超貼切。

年輕人現在更愛把「那麼厲害」用在各種搞笑場合。像是MyGO動畫為什麼那麼好笑?PTT上大家都在討論這個「那麼厲害」的現象。還有人整理出24個年輕人流行用語,說如果不知道「PDF不是檔案格式」這種梗就老了,下面留言清一色都是「現在年輕人那麼厲害?」笑翻一堆網友。

那麼厲害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誰説台灣小吃不厲害?這些夜市美食讓你驚豔到不行!每次走進夜市,那股撲鼻而來的香氣就讓人忍不住掏錢包。台灣小吃就是有這種魔力,簡單的食材經過老師傅的巧手,瞬間變成讓人回味無窮的美味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款在地人超愛、觀光客必吃的夜市扛霸子!

說到台灣夜市,絕對不能錯過「蚵仔煎」。那個外酥內嫩的煎餅,配上肥美的蚵仔和青菜,淋上特調醬汁,一口咬下去真的會讓人感動到想哭。還有「大腸包小腸」,糯米腸包裹著香腸,加上蒜末和酸菜,這種絕妙組合只有台灣才吃得到啦!

小吃名稱 特色 推薦搭配
蚵仔煎 外酥內嫩,蚵仔鮮甜 特調醬汁+辣椒醬
大腸包小腸 糯米Q彈,香腸多汁 蒜末+酸菜
鹽酥雞 外皮酥脆,肉質juicy 九層塔+胡椒鹽
珍珠奶茶 珍珠Q彈,茶香濃郁 少冰半糖

鹽酥雞也是夜市必buy!那個炸得金黃酥脆的外皮,咬下去卡滋卡滋的,裡面的雞肉卻還是鮮嫩多汁,配上九層塔的香氣,根本停不下來。再來杯珍珠奶茶,黑糖珍珠在嘴裡彈牙的感覺,搭配濃郁的茶香,這種幸福滋味難怪會紅到國外去。

台灣小吃的厲害之處就在於,看起來很普通,但吃下去就是會讓人驚艷。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獨門的秘方,可能是祖傳三代的醬料配方,也可能是老闆堅持現點現做的堅持。這些藏在夜市裡的美味,才是真正代表台灣的美食文化啊!

為什麼台灣的便利商店那麼厲害?24小時什麼都買得到!這絕對是讓外國朋友最驚豔的台灣特色之一。走在街上隨便轉個彎就能遇到一家,密度高到像在玩寶可夢抓補給站,而且每家都像哆啦A夢的口袋,從早餐飯糰到深夜泡麵、繳費寄件到列印文件,甚至連襪子內褲都能買到,根本是台灣人的第二個家。

台灣便利商店的服務項目多到讓人眼花撩亂,光是繳費項目就夠寫成一本手冊。記得有次凌晨兩點發現忘了買母親節禮物,衝進超商竟然還能買到包裝精美的禮盒,當場感動到想親吻店員(當然沒有啦)。這種「什麼都有、什麼都賣、什麼都不奇怪」的經營模式,可是經過幾十年激烈競爭磨出來的,店家們為了留住客人,連現煮咖啡和霜淇淋都變成基本配備了。

服務類型 一般超商有的服務 台灣超商獨有服務
生活繳費 ✔️水電費 ✔️信用卡費、稅金
商品販售 ✔️零食飲料 ✔️現做熱食、蔬果
便利服務 ✔️ATM ✔️洗衣代收、票券
特殊服務 ✔️代駕叫車、快剪

更誇張的是台灣超商的進化速度,去年還在賣口罩,今年已經開始幫你收包裹跟洗衣服了。店員個個都是十項全能,要會泡咖啡、蒸包子、操作ibon機台,遇到奧客還要保持微笑。這種高CP值的服務背後,其實是台灣零售業把「便利」兩個字發揮到極致的結果,畢竟我們連颱風天都想吃熱騰騰的關東煮啊!

那麼厲害

台灣人到底怎麼發明珍珠奶茶的?這個創意也太厲害了吧!每次喝到QQ的珍珠配上香濃奶茶,都會忍不住想,這麼天才的組合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啊?其實珍珠奶茶的誕生,完全是一場美麗的意外,就跟很多台灣小吃一樣,都是在地人用創意把平凡食材變神奇的經典案例。

說到珍珠奶茶的起源,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1980年代台中春水堂和台南翰林茶館的「創始之爭」。兩家都聲稱是自己發明的,但其實這種飲料的演變過程很「台灣」——就是慢慢改良、互相激盪出來的啦!最早是有人在泡沫紅茶裡加入粉圓,後來有人靈機一動換成奶茶,再調整粉圓大小和口感,才變成現在我們熟悉的樣子。

關鍵時間點 重要發展
1980年代初 台中春水堂開始在冷飲中加入粉圓
1986年左右 台南翰林茶館推出「珍珠奶茶」名稱
1990年代 連鎖茶飲店興起,珍珠奶茶紅到海外

最有趣的是,珍珠奶茶的原料根本都是台灣隨處可見的東西。粉圓本來是傳統甜湯配料,奶茶也是早餐店基本款,但台灣人就是有辦法把這兩樣東西「玩」在一起。而且你發現沒?珍珠的大小也是有講究的,太大會吸不起來,太小又沒口感,現在這種直徑約8-10mm的珍珠,可是經過無數次調整才定下來的黃金比例呢!

隨著時間演變,珍珠奶茶的變化越來越多。從最早的原味奶茶,到後來出現的焦糖、黑糖口味,甚至還有各種彩色珍珠。台灣的飲料店老闆們真的很會「搞剛」,光是珍珠就能變出花樣百出的吃法。有人說這是台灣「小吃DNA」的展現,總能把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,讓全世界都跟著瘋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