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量尺寸超簡單!胸圍換算一次懂 | 買內衣必看!平量胸圍換算技巧 | 網購不怕買錯!平量胸圍對照法

買衣服最怕尺寸不合,尤其是網購時看到「平量尺寸換算胸圍」這種專業術語就頭痛對吧?其實只要搞懂幾個小技巧,以後挑衣服就不用靠運氣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怎麼把平量尺寸轉換成我們熟悉的胸圍數字,讓你在家也能輕鬆量出適合自己的尺寸。

首先要知道什麼是「平量尺寸」,就是把衣服平鋪測量的數據。以T恤來說,通常會量腋下那圈的寬度再乘以2,就是衣服的胸圍尺寸。比如量出來是45公分,那胸圍就是90公分左右。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:

平量尺寸(cm) 實際胸圍(cm) 台灣常見尺寸
42-44 84-88 S
45-47 90-94 M
48-50 96-100 L
51-53 102-106 XL

不過要注意喔,不同品牌的版型可能會有差異。像是韓版衣服通常比較合身,歐美品牌可能偏寬鬆。建議除了看平量尺寸,也要參考商品頁面的「尺寸建議」。有些店家會貼心標示模特兒身高體重和穿的尺寸,這個參考價值就很高。

如果是買運動內衣或比較貼身的衣物,測量方式又不太一樣。建議直接量自己的下胸圍和上胸圍,再對照品牌的尺寸表。記得量的時候不要太緊或太鬆,保持自然呼吸的狀態最準。現在很多網購平台都有提供虛擬試穿功能,也可以多加利用。總之掌握這些小技巧,下次網購就不用擔心買到不合身的衣服啦!

平量尺寸換算胸圍


平量尺寸怎麼量?3步驟教你準確測量胸圍

每次買內衣最困擾的就是尺寸抓不準吧?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平量方法,自己在家也能量出超準的胸圍數字。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,教你怎麼避開那些常見的測量地雷,像是站太挺或量太緊都會影響數據喔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準備一條軟尺,記得要選有公分標示的那種。穿件貼身但不緊的背心就好,千萬別穿厚衣服或已經有襯墊的內衣,這樣量出來的數字才會準。站的時候保持自然姿勢,不要刻意挺胸或駝背,雙腳微微打開與肩同寬,這樣身體才是最放鬆的狀態。

測量部位 正確方式 常見錯誤
下胸圍 軟尺水平繞過乳房下緣,貼緊但不壓迫 吸氣時測量或綁太緊
上胸圍 身體前傾45度,繞過乳頭最突出處 站太直或穿厚內衣量
罩杯計算 上胸圍減下胸圍,每2.5公分為一級 用目測或舊內衣尺寸推估

量下胸圍的時候特別要注意,軟尺要平行地面繞一圈,可以正常呼吸的緊度就剛好,千萬別憋氣或刻意縮小腹。有些人會習慣量很緊想讓數字好看,但這樣反而會讓內衣穿起來不舒服。量上胸圍時記得稍微前傾,這樣才能抓到胸部最飽滿的位置,尤其是胸部比較軟的女生更要這樣量才會準。

最後把兩個數字記下來,用上胸圍減掉下胸圍就是罩杯大小啦!台灣常用的罩杯對照表是每2.5公分一個級距,A杯是10-12.5公分,B杯是12.5-15公分,這樣依序往上加。如果數字剛好在兩個罩杯之間,建議選大一點的比較舒服,畢竟我們的胸部大小每天都會有點小變化呢。

最近網購買衣服老是踩雷嗎?為什麼網購衣服常不合身?關鍵在平量尺寸換算!很多人在網購時只看S/M/L這種籠統的尺碼,卻忽略了實際的平量尺寸,結果收到貨才發現根本穿不下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讓人心累的問題,順便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。

首先要知道,不同品牌的尺碼標準差超多!同樣標示M號的衣服,實際測量起來可能差到2-3公分。而且很多賣家提供的尺寸表其實是「平鋪測量」,就是把衣服攤平量出來的數字,跟實際穿在身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。這裡整理一個常見的對照表給大家參考:


部位 平量尺寸 實際穿著感受
胸圍 90cm 適合胸圍約86-88cm
腰圍 70cm 適合腰圍約66-68cm
肩寬 38cm 適合肩寬約36cm

再來要注意的是,網購時不能只看數字,還要考慮衣服的版型。比如韓版衣服通常比較窄身,日系則偏寬鬆,歐美品牌的袖長可能會比較長。建議大家可以先量好自己的三圍數據,然後對照賣家提供的詳細尺寸表,最好能比對一下自己衣櫃裡最合身的那件衣服的平量尺寸。

另外一個常見的誤區是只看身高體重選尺寸。其實同樣身高體重的人,身材比例可能差很多。有人上半身比較長,有人腿比較長,這些都會影響衣服穿起來的效果。所以與其相信那些「身高160-165cm適合M號」的模糊建議,不如老老實實拿出皮尺量一下自己的實際尺寸。

平量尺寸換算胸圍

台灣女生必看!平量胸圍與內衣尺寸對照表來啦~每次買內衣都被尺寸搞到頭很痛對吧?其實只要學會正確量胸圍,就能輕鬆找到命定內衣啦!今天這篇超實用攻略,教你用軟尺量出最準的上下胸圍,再對照表格馬上知道自己穿什麼size,不用再靠櫃姐猜來猜去囉!

首先準備布質軟尺,裸身或穿薄內衣量最準。上胸圍要身體前傾45度,繞過乳頭最高點量;下胸圍則是在乳房下方水平繞一圈。記得呼吸要自然別憋氣,軟尺貼緊但不壓肉,數字才會準確喔~量完上下胸圍的公分數後,用下胸圍找對應的「底圍尺寸」,上胸圍減下胸圍的差就是「罩杯級數」啦!

下胸圍(cm) 底圍尺寸 上下圍差(cm) 罩杯
63-67 65 10-12 A
68-72 70 12-14 B
73-77 75 14-16 C
78-82 80 16-18 D
83-87 85 18-20 E

舉例來說,下胸圍量到73cm、上胸圍量到89cm,89-73=16cm,對照表格就是穿75D喔!不過每家品牌的版型會有點差異,像日系內衣通常比較包,歐美款可能要多試半號到一號。特別提醒生理期前胸部會脹,建議那幾天量的尺寸可以當作買大一點的參考。

實際試穿時記得檢查幾個重點:肩帶要能塞進一根手指的鬆緊度、鋼圈要完整包覆胸部下緣、抬手時底圍不會往上跑。如果罩杯上方有空杯可能是size太大,肉肉從旁邊擠出來就要考慮加大罩杯喔!現在很多網購內衣都有詳細尺寸表,把這篇存起來下次買內衣就不會再踩雷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