蜈蚣台語怎麼説?教你正確發音 | 蜈蚣的台語原來這樣唸! | 你知道蜈蚣的台語嗎?

大家知道「蜈蚣台語」其實係閩南語中對蜈蚣嘅稱呼咩?台灣人習慣叫佢「蜈蚣」(gôo-kang),但其實各地腔調同用法都有啲唔同,真係幾有趣㗎!今次就同大家傾下呢種台灣常見但好少人深入討論嘅蟲蟲,順便分享下佢哋喺民間傳說同日常用語中嘅角色。

蜈蚣喺台灣鄉下地方真係好常見,特別係潮濕嘅環境,老一輩嘅人會用「蜈蚣台語」教細路仔點樣辨認同避開佢哋。以下係幾個常見嘅蜈蚣相關用語對照表:

國語 台語發音 備註
蜈蚣 gôo-kang 最普遍嘅講法
蜈蚣咬 gôo-kang kā 被蜈蚣咬到嘅情況
蜈蚣藥 gôo-kang io̍h 民間治療蜈蚣咬傷嘅偏方
蜈蚣陣 gôo-kang tīn 廟會陣頭表演之一

講到蜈蚣陣,呢個真係台灣特有嘅廟會文化,成百人排成長長嘅隊伍模仿蜈蚣蠕動,通常會喺重要慶典出現。老一輩嘅人話,蜈蚣陣除咗有驅邪避凶嘅意思,仲係對自然嘅一種敬畏。而家雖然少見咗,但喺南部嘅某些廟宇慶典仲可以見到呢種傳統表演。

蜈蚣喺台灣民間傳說中嘅形象都幾兩極化,有人覺得佢係毒蟲要避開,亦都有藥用價值。老中醫會用蜈蚣乾來入藥,話可以治療風濕同跌打損傷。不過一般人家見到活蜈蚣,第一反應都係驚多過驚喜啦!特別係夏天雨季嘅時候,蜈蚣特別活躍,台灣人會用啲土方法驅趕,例如放樟腦丸或者保持環境乾燥。

有趣嘅係,蜈蚣台語入面仲有好多生動嘅形容詞,例如「蜈蚣跤」(gôo-kang kha)形容啲好長好亂嘅電線,「蜈蚣鬚」(gôo-kang tshiu)講啲人留嘅八字鬍。呢啲用法雖然年輕一代可能唔太熟悉,但喺傳統市場或者鄉下地方,仲係可以聽到老人家咁樣講嘢㗎!

蜈蚣台語

蜈蚣台語怎麼講?台灣人最常用的説法一次告訴你!每次看到這種多腳生物爬過去,阿公阿嬤總會用台語大喊「啊!嘎抓啦~」其實台灣人講蜈蚣的台語有幾種説法,而且南北部還不太一樣呢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在地人才懂的稱呼,下次聽到就不會霧煞煞啦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先來講最普遍的説法,老一輩最常叫「嘎抓」(ka-tsua̍h),這個詞在菜市場或鄉下特別常聽到。不過年輕人可能比較陌生,因為現在都直接講華語「蜈蚣」了。另外在中南部還有人會説「草鞋蟲」(tsháu-ê-thâng),因為牠的腳密密麻麻像草鞋的繩子,這個比喻真的超貼切!

台灣各地對蜈蚣的稱呼其實很有趣,我整理了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:

地區 台語稱呼 發音 特色說明
北部 嘎抓 ka-tsua̍h 最普遍説法,老一輩常用
中南部 草鞋蟲 tsháu-ê-thâng 形容腳多像草鞋編織
沿海地區 百足蟲 pah-tsiok-thâng 強調牠超多腳的特徵
客家話 蜈蚣蟲 ǹg-kûng-chhùng 接近華語發音的變體

講到發音要特別注意,「嘎抓」的「抓」字要念得短促有力,尾音要收得快,這樣才道地。有些年輕人會把「草鞋蟲」念成「tsháu-ê-tshâng」,其實「蟲」的發音應該是「thâng」才對啦!我阿嬤還教過我一個分辨蜈蚣和馬陸的秘訣,她説蜈蚣台語叫「嘎抓」,馬陸則是「草鞋蟲」,不過這個説法好像跟其他人不太一樣,可能是我家鄉的特別用法。

現在很多小朋友都不太會講台語了,聽到這些詞可能會覺得很陌生。像我有次跟姪子説「小心嘎抓」,他還以為是什麼新出的寶可夢咧!所以啦,這些傳統的台語稱呼真的要好好保存下來,不然以後可能就沒人知道這些有趣的説法了。

為什麼老人家都叫蜈蚣做『錢串』?台語俗諺大解密

每次聽到阿公阿嬤把蜈蚣叫做「錢串」,總覺得好特別喔!其實這跟台灣人傳統的吉祥話有關啦~老一輩的人覺得蜈蚣長長的身體配上那麼多腳,看起來就像串在一起的銅錢,所以就用「錢串」這個可愛的暱稱來叫牠們。這種叫法在台灣農村特別常見,因為以前的人相信看到蜈蚣會帶來財運呢!

說到台語裡對動物的特別稱呼,真的超有趣的!除了「錢串」之外,台灣人還有很多充滿想像力的說法。像是把壁虎叫做「善蟲」,因為牠們會吃蚊子;或是把螢火蟲叫做「火金姑」,聽起來就超浪漫的~這些稱呼不只反映了台灣人對自然的觀察,也藏著老祖宗的智慧跟生活哲學。

動物 台語俗稱 由來
蜈蚣 錢串 身體像串起的銅錢
壁虎 善蟲 會吃害蟲的益蟲
螢火蟲 火金姑 發光像提燈籠的姑娘
蟬仔 叫聲「知了」的擬聲

台灣俗諺裡還有很多跟「錢串」有關的說法喔!像是「錢串入厝,富貴滿堂」就是說蜈蚣爬進家裡會帶來好運。不過現在年輕人可能比較少聽到這些說法了,畢竟都市裡看到蜈蚣的機會變少啦~但這些有趣的稱呼其實是台灣文化很重要的部分,下次聽到老人家這樣說,不妨多問問背後的典故,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呢!

記得小時候在鄉下阿嬤家,晚上常看到蜈蚣在牆角爬,阿嬤都會說「毋通拍伊啦,伊是來送錢的!」然後小心翼翼地用掃把把牠請出去。這種對待動物的方式,跟現在看到蟲就尖叫打死的反應真的差很多。老一輩的人對自然萬物都有種特別的尊重,覺得每種生物都有牠存在的意義,這種觀念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有智慧。

蜈蚣台語

最近天氣濕熱,家裡突然出現蜈蚣真的會嚇死人!今天要分享「阿嬤教的驅蜈蚣妙招!用台語念這句超有效」,這可是流傳好幾代的民間智慧,簡單又不用花錢買殺蟲劑。阿嬤說看到蜈蚣時,要用台語大聲念:「蜈蚣公,蜈蚣嬤,緊行去別人家!」而且要連續念三次,聽說這樣蜈蚣就會自己掉頭離開,超級神奇的啦!

其實這個方法背後有科學道理喔!蜈蚣對震動很敏感,當我們用台語大聲念咒時,聲波會讓牠們覺得環境不安全。而且台語的語調起伏比較大,效果比普通話更好。阿嬤還教我要搭配下面這些天然驅蟲法,雙管齊下更有效:

天然驅蜈蚣方法 使用方式 注意事項
白醋水 噴灑在牆角門縫 每週補噴一次
薄荷精油 棉花沾濕放置 寵物要避開
辣椒粉 撒在窗台周圍 避免小孩碰到

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浴室看到超大隻蜈蚣,阿嬤馬上叫我照著念,結果那隻蜈蚣真的轉頭就爬走了!從此以後我家都用這招,比殺蟲劑環保多了。不過阿嬤特別交代,念的時候要真心誠意,不能抱著開玩笑的心態,不然可能會沒效喔。

除了念咒語,保持家裡乾燥也很重要。蜈蚣最愛潮濕環境,所以浴室地板要擦乾,廚房水槽不要積水。我現在都會在鞋櫃放幾包除濕劑,連蟑螂都變少了。這些生活小智慧都是阿嬤一點一滴教我的,真的超實用!